科研产品

大鼠肝非实质细胞

产品名称:大鼠肝非实质细胞

货号:LV-NPC003

规格:1million/管

品系:SD、WH

供体数:定制

货期:2-4周

保存条件:严格液氮储存,注意温度监测,特别是液氮罐来回复温可能影响复苏效果

运输条件:液氮运输

产品有效期:10年

质检项目:复苏数据(活率、活细胞数、污染物检测)、贴壁效果、人畜共患病检测等。

产品信息
培养步骤
冻存处理
售后规定

运输方式

液氮运输

1、吸附式液氮运输,无游离液氮,冒白烟即说明正常。

2、温度监测设备严密监控运输过程中的罐内温度,如发现异常可拷贝温度记录仪上的PDF和excel数据(温度监测设备一头可拔掉,显示USB接头,插入电脑即可拷贝数据,如遇到困难,可联系销售人员和技术支持解决)。

3、合金密码锁,保证从发出到收货,没有第三方可以打开液氮罐接触细胞,保护细胞安全。

4、GPS定位器,细胞运输轨迹全程掌握,防止丢件。

5、液氮罐、温度监测设备、合金密码锁、GPS定位器为回收部件,请妥善保管,禁止破坏,否则会被拉入黑名单。

文章引用

适用范围

肝非实质细胞(包括肝星形细胞、肝窦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胆管细胞等)是肝脏功能与疾病研究的重要对象,其科研用途可总结为以下核心方向:

1. 肝脏疾病机制解析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肝星形细胞(HSCs)活化分泌胶原,肝窦内皮细胞(LSECs)毛细血管化,共同驱动纤维化;Kupffer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如TNF-α、IL-6)激活HSCs。

脂肪肝与代谢疾病:LSECs调控脂质代谢,Kupffer细胞介导炎症反应,HSCs储存维生素A失衡,共同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胰岛素抵抗。

肝癌微环境:HSCs分泌基质成分促进肿瘤侵袭,LSECs通过血管生成(VEGF)支持肿瘤生长,Kupffer细胞调控免疫逃逸。

2. 免疫调控与炎症研究

Kupffer细胞:作为肝内巨噬细胞,清除病原体、调控T细胞耐受(如PD-L1表达),参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

LSECs免疫耐受:通过抗原递呈诱导T细胞失能,维持肝脏免疫耐受状态,研究靶点包括免疫检查点(如CTLA-4)。

炎症放大与消退:非实质细胞协同分泌促炎/抗炎因子(如IL-10、TGF-β),解析脓毒症、药物性肝损伤中的炎症平衡机制。

3. 药物开发与毒性评估

药物代谢模型:LSECs清道夫受体介导纳米药物清除,HSCs活化状态影响抗纤维化药物疗效,胆管细胞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筛选。

毒性机制研究:Kupffer细胞激活(如酒精诱导的ROS释放)、HSCs氧化应激反应,用于评估环境毒素或化疗药物的肝损伤机制。

靶向递送系统:利用Kupffer细胞吞噬特性设计肝靶向载体,或通过修饰纳米颗粒避开LSECs清除以提高药物效率。

4. 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

肝再生模型:HSCs分泌HGF促进肝细胞增殖,LSECs通过血管生成支持再生微环境,胆管细胞参与胆管网络重建。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共培养非实质细胞(如HSCs+肝细胞+LSECs)构建仿生肝脏模型,模拟病理微环境(如纤维化、肿瘤)。

干细胞分化调控:非实质细胞分泌因子(如Wnt、Notch信号)诱导肝前体细胞定向分化,用于移植治疗研究。

5. 跨器官互作与系统生物学

肠-肝轴研究:Kupffer细胞处理肠道来源的细菌代谢物(如LPS),LSECs调控免疫细胞迁移,解析肠道菌群对肝病的影响。

代谢网络调控:非实质细胞通过分泌因子(如FGF21、脂联素)影响全身糖脂代谢,链接肥胖、糖尿病与肝病机制。

单细胞组学应用:通过单细胞测序解析非实质细胞异质性(如Kupffer细胞M1/M2亚型),揭示疾病特异性细胞状态转变。

总结

肝非实质细胞的科研用途覆盖疾病机制、免疫调控、药物研发、再生医学及跨器官互作等多个维度,其功能网络的研究为肝脏疾病的精准治疗和生物技术创新提供了关键靶点与平台。

关于售后

如您发现产品有任何质量问题,请您收集原始数据,并第一时间联系公司销售或者技术支持,公司安排人员保证售后。每个实验室条件不同,操作人员习惯不同,熟练程度不一样,实验失败存在客观因素。如未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超过售后时限,公司不做售后,请老师理解与支持。

售后有效期与提供的原始数据:

复苏问题:立刻报告异常;提供台盼蓝染色或者AO/PI染色。

污染问题:复苏96小时以内;提供相差显微镜照片。

纯度问题:一个月内;提供免疫荧光或者流式结果。

VI 联系电话

公司电话:0755-28284050

技术支持:19902901483(周博士)

细胞培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