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

肝脏芯片药物毒性评价


一、服务简介


器官芯片在2016年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列为“十大新兴技术”之一,也是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需要攻克的核心关键技术。肝脏芯片是在PDMS水凝胶等材料上蚀刻出上下两个通道,通道间由一层微米级的半透膜组成,上下两个通道分别种植肝细胞和肝非实质细胞类群。高度模拟体内肝窦结构与微环境的器官芯片,可弥补现有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漏洞,尽早发现药物的潜在毒性,将药物研发风险前移,从而降低药物研发成本和风险。借助我司对原代肝细胞、肝非实质细胞的国产替代,我司可将器官芯片技术服务的费用下降7倍(计量单位美元变人民币),助力国内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


器官芯片.png


二、服务资质、条件与团队


本公司按照GMP标准建设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并完成卫健委备案,病原体范围:乙肝病毒、慢病毒等工具病毒、人体或动物样本。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配套检测设备、设施价值2000余万元,包括激光共聚焦、分选流式细胞仪、超高速离心机、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技术团队包括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青年千人计划、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等;其中,周明博士,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从事原代肝细胞研究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科创委等项目资助7项,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0余篇。我司承担广东省科技厅项目,即“藁本环丙内酰胺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效机制研究与应用开发”,主要承担肝脏器官芯片模型的建立、评价与产业化


HBV感染服务资质.png

设备清单.png


三、服务流程


器官芯片技术服务流程.png


四、服务案例


目前,本服务已经陆续服务于香港中文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单位,与沈阳药科大学、中科院药物所、耀速科技等建立合作,帮助药物开发者降低研发成本与药物研发风险。